2600万女人体内藏有一颗“定时炸弹”

“生孩子的疼,生完就忘了,但这个痛一辈子都忘不了。”

说这话时,常素春67岁。

生孩子不是十级痛吗?难道还有更高等级的痛?

还真有。

那就是取环的痛。

确切的说是,取长到肉里的节育环的痛。

“怎么拽都拽不出来。”

常素春生过2个孩子,心想再痛也不会有生孩子痛,但取环的疼痛超乎想象。

她痛到嗷嗷叫,身体不由自主扭动。

“别动了!再动子宫划破了!”

医生大声提醒。

不知道拽了多久,最后节育环和鲜血一起涌出。

常素春痛晕过去。

“太遭罪了,太遭罪了。”

10年前的取环之痛,仍历历在目。

常素春生完一儿一女后上环,一戴就是30年。

若不是57岁时,突然下体出血,她都忘了体内还有一个环。

新京报报道了常素春的故事,但她并不是个例。

据统计,1980年至2012年,全国女性上环超过6亿次。

那个年代,每个人都知道要上环。

但没几个人知道环不能带一辈子,要在绝经半年内取出。

2016年,孙晓明教授说,未来十年内,约有2600万女性需要取环。

这2600万女性,都是你我的妈妈辈。

她们被催着上环,但很少有人告诉她们要取环。

更不知道不取环的危害。

节育环为什么一定要取出来呢?

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节育环为何物。

节育环,学名节育器。

会让子宫发炎、或者破坏精子,从而达到避孕。

材质有很多种:不锈钢、塑料、硅橡胶、铜......

国内最早推广使用的节育环是铜做的。

形状多达上百种。

金属单环、麻花环、混合环、节育环、T形环......(来源:百度百科)

前段时间,艺术家周雯静做了下图的作品。

是1:1还原的节育环。

这300个形状是真实的,都在妈妈们的体内出现过。


图源:一条

这些节育环,放在蓝丝绒相框里,像一个个精美的首饰。

但对妈妈们而言,是一个个血淋淋的故事。

其中就有周雯静的母亲。

上环后,带环20多年。

2011年,取环时大出血,还有很多并发症,非常危险。

让整个家庭遭受巨大影响。

绝经后,子宫会逐渐萎缩,容不下节育环,导致腰部酸痛、坐立难安、下体流血等。

最严重的是“嵌顿”,即节育环长进了肉里,甚至跑进肚子里。

取环,原本是一个常规手术。

但绝经后多年再取,便异常艰难。

不仅疼,还危险。

“子宫穿孔,肠穿孔,走了一趟鬼门关。”

“节育环,已经锈了。”

这些妈妈都是50岁以上,有的甚至是70多岁。

身体出现异常去检查,才知道是节育环捣的鬼。

大家只知道用。

却不知道要取,更不知道超时取环的危害。

“不怕疼的话就取了,不取好像也没什么。”

这是常素春的一个亲友说的,也是妈妈们普遍的看法。

2013年的一项调查说,我国约有670万人,没有及时取环。

她们又将经历怎样的痛苦呢?

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,超时取环困难率最高达85.7%。

最严重的需要开腹才能取出。

手术过程还伴随种种危险:大出血、子宫穿孔......

强制放入体内的节育环,成了妈妈们共同承受、却无法诉说的痛。

妈妈们的不幸,有时代的原因。

但并非无法避免。

那个年代,女性上环不是唯一选择。

男性可以结扎,政策也允许。

1994年,我妈刚生下妹妹没两个月,村干部就跑到家里催着上环。

那时,她身体很虚弱。

再加上两胎都是女儿,怕我爸会想要儿子。

毕竟村里“重男轻女”盛行。

没想到我爸完全不在意,他说儿子女儿都一样。

还说:“听说上环对身体不好,我去做结扎吧。”

就这样,全村就我妈一个人免受上环之苦。

是的,节育环背后,不仅仅是认知匮乏,还是男女对避孕责任的承担不平衡。

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避孕是女性的责任。

但爱情、婚姻、生育,哪一样不需要双方共同承担?

避孕也一样。

也许你会说,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,现代女性不会再经历这样的痛苦。

其实不然。

比如有人说:“怎样说服女朋友上环?已经打掉6个了,不想再打了?”

注意用词:“说服”。

潜台词就是女朋友不懂事,竟然不去上环。

请问,谁规定上环是女性的责任?!

堕胎6次的痛苦,都够你自宫6次了好吗?

竟然还有脸说“不想再打了”。

难道你不知道避孕套吗?不知道结扎吗?不知道结扎比上环更简单吗?

可惜,这样的男人一点也不少。

81%的家庭,都是由女性承担避孕责任。

男性避孕人数少得可怜。

或许真正让女性痛苦的,不仅仅是那一个环。

而是男人将避孕责任全部推给女人。

是男人在避孕上的缺席。

避孕和孕育生命一样,都需要双方的付出。

少了任何一方,都无法成功。

针对女性的避孕方式很多:节育环、避孕药、避孕针、皮下埋植避孕、输卵管结扎......

针对男性也有两种:避孕套、输精管结扎。

虽然每一种都各有优劣。

也没有一种方式完美。

但双方共同承担,不逃避,不自私,要享受也要承受,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式。

也是更好的两性相处方式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